首页 > 问答百科 南京江宁一对母子从16楼家中坠楼身亡,坠楼前发生了什么?

南京江宁一对母子从16楼家中坠楼身亡,坠楼前发生了什么?

又是一起坠楼事件,这回是母子俩。母子连心,双双陨命。想想让人心痛,起因又是教育,无处不在的家庭教育。这个让亿万家长头痛不已的教育,似乎在向人们较劲。究竟是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了?还是做家长的不会管孩子了?

先来回顾一下事件经过。

据邻居说,这对母子坠楼前的头一天晚上,还发生过激烈争吵,原因是孩子玩手机并沉迷网络游戏。这样看来,现在的孩子真的不好管,说不得,骂不得,说轻了,当耳旁风,说重了,寻死觅活。人们就感叹从前的孩子好管些。

其实,从前,没有网络游戏,但有别的游戏,玩泥巴,打弹弓,甩陀螺不是游戏吗?玩物丧志是家长惯常说法。可几千年下来,真正因玩物丧志的又有多少呢?

显然,问题还是出在家长身上,是家长不会管了。看看这对逝去的母子,孩子已经16岁了,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他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已的爱好,这非常正常。如果孩子在外惹事生非,才真正让人头疼。再说,16岁了,几乎成年了,有自已的人格和尊严。对于母亲强制性的约束和管理,甚至斥责是无法认同的。不少家长往往想当然,自认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而在孩子看来却未毕。家长的强制管理教育,孩子会认为限制了人身自由。母亲的浓浓母爱,孩子会认为强加给他的负担。家长板着脸的训斥,孩子会认为伤了自已的人格和尊严。

这样看来,不是做家长的不会管孩子了吗?

其实,教育孩子是要讲方式方法的。

一、先沟通后教育。

家庭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三岁不管,十三岁你沒法管。孩子幼时一味宠爱,等孩子大了发现毛病再来整治已经晚了,脱缰的野马收不住了。面对叛逆期的孩子,更要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要自认为我是家长,我说的都是对的。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训斥孩子。这样只会适得其反。如果先与孩子做朋友,再双方平等沟通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势如敌我,何来互信。没有沟通,自然存在隔阂,缺乏平等,交流也就无从谈起。试想,连起码的交流都做不到,你的教育只能沦为空洞的说教。

二、切忌耍家长威风。

教育孩子切忌鲁蛮霸道。家长愈逼得紧,愈逼得急,孩子的反抗愈盛。面对家长的面红耳赤,孩子只会认为你黔驴技穷。并且,这时的孩子根本不管双方对错,而只在乎自已的输赢。本事件中那位母亲强制的没收孩子手机,在孩子看来,是自已彻底输了,往后没活路了。与其投降受辱,还不如一死了之。

三、严父慈母比较好。

家庭教育家家都有,但方式各异。笔者认为还是严父慈母比较稳妥。当然,这里说的严父可不是蛮父。而是严中有情,刚中有柔。在教育孩子时,由父亲说几句重话,一般孩子受得起,他认为那是正常的。即便父亲过火了点,由母亲劝解疏道,孩子情绪自会慢慢平复,母子连心嘛。母爱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孩子对母亲的依赖与信任,那是与生俱来的。本事件中,母亲在教育孩子,父亲却在睡觉,或者因母亲做过了头,让孩子产生生无可恋的想法,进而绝望而厌世,实为不应有的悲剧。

关于作者: 错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至534925099@qq.com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