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定调有失偏颇、甚或以叶障目、表面肤浅,存有误导之嫌。不会是拿部分大妈娱乐跳广场的镜头与休闲散步的年轻人作比,得出朝气蓬勃与无精打采词汇作结论吧?如果真是这样,未免不公允、不厚道,表扬一批,否定打击一大片,要不得。
不可否认,现而今中国大妈是张名片,代表勤劳、智慧、勇敢、不服输、不服老,有股使不完的劲,拼到底的胆。但中国年轻人也不差呀,你看电视上播放的七一天安门广场庆祝画面,还有大型史诗情景剧表演,再加航天发射中心那群平均年龄三十二岁就担当重任的科研人员...连华为特聘并给出最高年薪的天才都只十九岁,你凭什么说年轻人无精打采?
中国大妈经历众多风雨,现今恰逢盛世华年,为让更多年轻人就业,中国经济快转型升级,所以她们挪位离岗,这是国情大局需要,政策允许并批准,无可非议。除了料理家务、怡情弄孙,她们当然还要强体健身、娱乐休闲。因为生活有规律,养老有保障,所以看上去神态很轻松,步伐节奏快,精神显得抖擞,容光增添灿烂,这是中国社会安定祥和、日子太平恒久繁华的体现。
绝大多数中国年轻人,工作很努力,才华很明显,整日奋战在各个岗位第一线。他们爱岗敬业、刻苦奉献。提主如果深入到工厂、到车间、到码头、到军营、到研究室、设计院,到年轻人奋战的每个场景去调查、去发现,去拍照,就会得出年轻人英姿飒爽1精神焕发、光彩夺目的感人画面。
当然,年轻人也有疲倦、放松、懒散时候,甚至个别失业、无业、颓废青年确呈无精打采镜头,但这只是生活长卷的小片断和个案,不光年轻人,谁又没有呢?如果眼光只盯着医院病床上的呻吟者,那岂不要得出老年人要快完蛋的论调,明显的不看主流、以偏概全嘛。
中国大妈与年轻人年龄不同、经历不同、性格养成背景不同,学识见解不同、工作重心与人文交环境不同,所面临的各种压力更不同,两者应该没有可比性,更不别匆忙乱下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