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nalytics】如何创建谷歌分析Google Analytics 4(GA4)?
1.登陆
https://analytics.google.com/
2.输入一个账号名称
3.点击下一项
4.输入网络媒体资源名称,设置时区和币种。时区和币种最好是与网站上是一样的,如果网站是中国时区和美金货币,那么这里设置也要相对应中国时区和美金货币。有利于统计和分析数据。
5.点击下一步
6.选择行业类别,企业规模,以及企业服务。这里可以理解为调查问卷,建议如实勾选,也可以大概勾选下,不会影响Google Analytics的使用。
7.点击创建
8.勾选接受数据处理条款,点击我接受
9.点击网站
10.输入网址和数据流名称
11.点击创建数据流
12.点击全局代码
13.把全局代码复制
14.可以把全局代码交给网站技术安装,如果自己会,也可以自己安装,找到代码的第一个<head>,将复制的代码粘贴在第一个<head>下面就可以,记得粘贴完要保存或提交。
GA是谷歌分析,即Google Analytics的简称,自诞生以来广受好评。GA是一款功能强大且免费的数据分析软件。只要在网站的页面上加入一段代码,就可以提供丰富详尽的图表式报告。它主要提供:实时数据、流量获取、受众群体、行为、转化等的数据。(以下简称GA)
使用GA的前提是学会翻墙,并且把监测代码部署到目标网站的每个前端页面上。(这个我们以后会有专门的文章讲解)
在中国90%以上的公司都不懂数据分析。
即使在北上广这样的城市许多公司还停留在只看投放渠道或工具带来的表面数据(曝光量、阅读量、转发量、评论数等);即便会用网站分析工具也不会定性定量分析。所以学好数据分析面试时可以让HR瞬减10000滴血!
今天的文章不做详细讲解,我们只对GA做一个简单介绍。
1, 实时数据
实时数据可以告诉你,此时此刻网站上有多少用户,他们分别用什么样的平台来登录,是用台式机,笔记本,Pad还是手机移动端;它还能告诉你这些访问用户是从哪些渠道而来,是从百度,还是从微博而来的;以及用户搜索的关键字是什么;
如图,因为这篇文章小编是在深夜制作的,此时网站上只有一个人,就是小编啦。图片右边可以告诉你每隔一段时间用户的停留是什么情况;它还能告诉你用户正在访问哪些网页(活跃网页)。
2,受众群体
GA会告诉我们网站上的访客特征,包括年龄、性别、兴趣、地理位置、使用平台(用户习惯用什么设备来访问网站)、浏览器、每个网页甚至该网页每个按钮访问情况等。
举例(1),我们来看地理位置这个维度,如图来自中国的访问最多。
当然中国的网站中国的访问最多了,如果你是做海外产品那就另说。
点击上图中“China”展开后可以看到每个国家流量详情。
再点击上图中“China”,可以看到网站主要流量来自于中国的哪些城市。
如图,发现网站访问排名前四的城市是北上广深,我们再做投放的时候是否可以把更多的钱和资源投放在这四个城市呢?
举例(2),查看操作系统维度,我们知道自从智能手机出现后,手机访问的占比不断上升,总体已达60%以上。如果你的网站,移动端访问占比很高,你却没有做移动端适配,岂不白白浪费了很多流量。
图示: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问题,事实上不少公司是存在这个问题的。小编在上上上……个公司工作的时候刚入职的第二天就发现了公司网站移动端流量(占比60%)跳出率特别高,经过排查发现公司网站根本没有做移动端适配,导致60%以上流量都白白浪费了。而之前公司做百度竞价也有段时间了,也就是说竞价这边花的钱60%都浪费了,好心疼……
3,流量获取
流量获取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项功能。流量获取可以看到通过宣传给网站带来的真实用户数据而不是刷出来的数据。你可以判断那些所谓渠道或外包给你承诺的动则上百万上千万的曝光、阅读、转发等是不是真实的,还是通过刷数据来骗你。
实际上表面上的数据对你产品的真实售卖和转化一点用处也没有。
每当我听见有人说曝光量大可以增加品牌价值,我就像掏刀子杀人。所谓打“品牌”那是产品成熟期该做的事情,大部分公司在产品萌芽期和发展期无脑模仿BAT,小米等做了成熟期做的事情导致产品死不瞑目。
曾记得馒头商学院公众号里发布过一篇文章说来自BAT大牛不一定适合创业,还是很有道理滴。
GA里监测的网站流量情况都是真实的。维度可以设置为来源、媒介、关键字等。
举例(1)
如图发现来自知乎、微博、微信等渠道较多,我们是否可以增加这几个渠道的投放,减少其它效果不好的渠道投放,并且把这几个渠道做精做细呢?
举例(2),定向查看特定渠道特定维度带来的流量情况。
如图,红框标出广告系统(0215YS,0205表示2月5号,YS雨声是小编名字)是小编在知乎特定问题下回答文章带来的引流情况。
说明:
1,以上截图来自踏浪100的实操网站,想学习网络营销的小伙伴可点击“阅读原文”,注册后有试听课程;
2,以上例子分析只是为了介绍GA而举的,实际的业务分析和KPI设置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